2010-06-28

觀察電腦效能:效能監視器

電腦效能的觀察,主要就幾個關鍵:CPU、MEMORY、HDD IO、網路流量。Windows 提供「系統監視器」可讓您收集和檢視記憶體、磁碟及處理器用量等活動的即時資料。在系統中的效能監視器,可以監看系統上的各項效能趨勢,而且隨著你在系統中安裝的軟體愈多,它也會增加各項相對應的計數器可以使用。

要使用系統監視器監視系統,請依下列步驟進行:
  • 按 開始 / 控制台 / 系統管理工具 / 效能 ,進入系統監視器視窗。



  • 在 計數器記錄檔 上按一下右鍵,並從快顯功能表中選擇新增記錄檔設定(1) 。出現 新記錄檔設定 對話方塊後,在這裡輸入您的記錄檔設定名稱(2) ,最後按一下 確定 。
  • 點選 [新增計數器](3) ,並鍵入您想要在 [電腦] 方塊中監視的電腦的名稱。比方說鍵入 \ \ computername。
  • 選擇想要監視的項目(4),並選擇想要收集的數據內容(5),以及監視的個體(6)
  • 不清楚可看解說(7)



監視 CPU 使用狀況
持續偏高的 CPU 使用量比率可能代表必須將 CPU 升級,或增加多個處理器。此外,偏高的 CPU 使用率可能代表應用程式的微調或設計不良。將應用程式最佳化後可降低 CPU 的使用率。

Processor:% Processor Time
是指處理器執行非閒置執行緒的時間百分比。計算方式是,先計算在某個取樣區間中,閒置執行緒處於使用中的時間,再減去這個時間。(每個處理器都有一個閒置執行緒,如果沒有執行其他執行緒的話,閒置執行緒會不停執行迴圈來消耗時間。)這個計數器式處理器活動的主要顯示器,會顯示取樣區間中執行工作的平均百分比。計算方式是,監視服務停用時間,然後用 100% 減去這個時間值。

狀態維持在 80% 到 90%,可能代表必須將 CPU 升級或增加更多處理器。使用多處理器系統時,可針對每個處理器監視此計數器的不同執行個體。此值代表特定處理器上的處理器時間總和。

Processor:%User Time
是在使用者模式中所用到的處理器時間百分比。使用者模式是一種限制性的處理模式,設計給應用程式,環境子系統,及整合子系統使用。另外一種模式是特殊權限模式,設計給作業系統元件使用,允許直接存取硬體及所有的記憶體。作業系統會將應用程式執行緒轉換到特殊權限模式來存取作業系統服務。這個計數器用百分比格式來顯示忙碌時間平均值。

Processor:% Privileged Time
相當於處理器花費在執行 Microsoft Windows 核心命令的時間百分比。不同的磁碟控制器和驅動程式會使用不同的核心處理 (kernel Process) 時間量。有效率的控制器和驅動程式將使用較少的授權時間,留下較多的處理時間供使用者應用程式使用,同時增加整體的處理能力。


監視記憶體使用狀況
定期監視 Server 執行個體,以確認記憶體使用量是在一般範圍內。您需要確定處理序並未缺少記憶體或消耗太多記憶體。

Memory:Available Bytes
是指在電腦上可用記憶體的數量 (以位元組計算)。它等於記憶體清單中所有歸零記憶體,可用記憶體及待命記憶體加總,此數值代表目前有多少記憶體位元組可供處理序使用。小於4M或是實體記憶體總數的5%表示不足

Memory:Pages/sec
是從磁碟讀取或寫入磁碟,以便解決硬體分頁錯誤的速度。這個計數器是偵測導致系統延遲這類錯誤的主要指示器。超過20也表示不足。


監視硬碟使用狀況

PhysicalDisk:Avg. Disk sec/Transfer
是磁碟轉移操作的平均時間,以秒為單位。在執行 SQL Server 的電腦上,Average Disk Sec/Transfer 時間通常少於 15 毫秒。如果 Average Disk Sec/Transfer 值增加,表示磁碟 I/O 子系統並未以最佳的方式應付 I/O 需要。

2010-06-24

Windows XP 虛擬記憶體設定

引自:Windows XP 中設定效能的手動步驟Win XP虛擬記憶體標準設定法

當電腦上實體安裝的隨機存取記憶體 (RAM) 不足時,Windows 會在硬碟上使用分頁檔 (通常稱為虛擬記憶體) 模擬實體 RAM 以新增可用的記憶體。根據預設,在安裝期間建立的虛擬記憶體分頁檔為電腦實體 RAM 的 1.5 倍。因此,安裝 1 GB RAM 的電腦將會有 1.5 GB 的虛擬記憶體。

建議的最小分頁檔大小為電腦 RAM 的 1.5 倍,最大則為最小值的 3 倍。例如,如果您的 RAM 為 256 MB,則最小值為 384 MB,最大值為 1152 MB。


用右鍵點擊桌面上的「我的電腦」圖示﹝或是執行 sysdm.cpl﹞,在出現的右鍵功能表中選項「內容」選項開啟「系統內容」視窗。在視窗中點擊「進階」選擇項,出現進階設定的對話視窗

點擊「效能」區域的「設定」按鈕,在出現的「效能選項」視窗中選項「進階」選擇項,開啟其對話視窗。

在該對話視窗中可看到關於虛擬記憶體的區域,點擊「更改」按鈕進入「虛擬記憶體」的設定視窗。選項一個有較大空閒容量的分區,勾選「自訂大小」前的複選框,將具體數值填入「初始大小」、「最大值」欄中,而後依次點擊「設定→確定」按鈕即可,最後重新啟動電腦使虛擬記憶體設定生效。

當您選取磁碟時,請遵循這些指導方針:
  • 避免將分頁檔置於與系統檔案相同的磁碟上 (通常為 C)。
  • 避免將分頁檔置於容錯磁碟上,例如鏡像磁碟區或 RAID-5 磁碟區。分頁檔不需要容錯,且某些容錯電腦寫入資料的速度可能變慢,因為這些電腦會將資料寫入多個位置。
  • 請勿將多個分頁檔置於相同實體磁碟機中的不同磁碟分割。









































tags:Windows XP,虛擬記憶體,電腦效能

2009-08-18

Oracle SQLPlus 匯出資料

以前都沒有用過這麼大型的資料庫,除了SQL語法會有些許差異外。對於它的工具也並不是那麼熟悉,好巧不巧就碰到了些狀況,必須把資料匯出來。當下只能使用SQL Plus 的方式,查了些網站,利用spool 將資料取出。第一次使用時太過大意,並沒有下參數,所以資料格式非常混亂。建議使用這語法截取資料,必須先將格式定義好,才不會造成使用資料上的困擾。

set newpage none --換頁空幾行
set space 0 --欄位間空幾個space
set pagesize 0 --輸出每頁行數,預設為24,為了避免分頁,可設定為0。
set heading off --欄位表頭
set echo off --Show SQL語法在畫面上
set termout off --顯示腳本中的命令的執行結果
set trimout on --刪除標準輸出每行的行尾空格
set trimspool on --刪除行尾空白
set linesize 2500 --每行長度(太小會斷行,太大效能差)


spool test.csv --匯出到 test.csv 檔案裡,目錄與sqlplus 相同。

Select 欄位A||'┴'|| replace(欄位B ,CHR(10),CHR(13))||'┴' from 資料庫.資料表 where 欄位B is not null order by 欄位A;

/*因為欄位B 裡有斷行符號^p,要將他轉換成分行符號^l
/*^p, ^l為word 的代碼,ASCII碼分別為CHR(10),CHR(13)
/*欄位A與欄位B間,用┴作區隔

spool off --結束匯出